[HBR] 別被錯誤職涯絆住了!先行動再思考的「新轉職模式」 | 讀後心得
轉職新思維:從測試與學習開始,擺脫傳統迷思

傳統轉職思維的困境
我們普遍認為,轉職決定對人生影響深遠,因此應該先想清楚下一步的方向,再來規劃具體行動。但這篇文章帶來了不同的視角,提出「測試與學習」的模式,與傳統的「先想清楚再行動」觀念大相逕庭。
研究發現,依循傳統轉職思維的人,往往會落入兩種困境:
- 陷入無限思考,停滯不前:理想狀態難以確定,導致個人一直困在現有但不滿意的職位,遲遲無法做出決定。
- 衝動行動,頻繁換工作: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盲目轉職,最終發現新職位仍不適合自己,導致頻繁跳槽。
傳統「計畫與執行」轉職模式的限制
1. 了解自己
轉職的第一步通常是深入了解自身的性格、需求與價值觀。然而,過度依賴自省與測評工具,可能讓人陷入錯誤期待,以為能找到所謂「真正的自我」。然而,人的特質具有多變性,不同環境可能會展現出不同面向。過度自省甚至會讓人陷入理想化的幻想,而非實際可行的職涯發展。
2. 諮詢值得信任的顧問
親朋好友和專業顧問雖能提供寶貴建議,但也可能無意間限制我們的選擇。親友基於關心,可能希望我們選擇「安全」的道路,而獵才公司與職涯專家則可能偏向推薦較符合過往經驗的工作機會,難以真正幫助我們跳脫既有框架。
3. 從大處思考
傳統建議認為轉職應該做出果斷決定,避免拖延。然而,貿然投入新的職涯方向,可能會產生不良後果。試圖尋找單一解答,往往忽略了轉職應該是一個逐步探索與修正的過程。

「測試與學習」模式的三大建議
1. 精心設計實驗
在不影響現有工作的前提下,以「斜槓兼職」的方式進行測試,藉此驗證新職位是否適合自己。例如,可透過兼職、專案合作、志工服務等方式來體驗新領域。
2. 轉變人脈連結
職涯轉換不應侷限於現有環境,而應積極拓展新的人際網絡。研究發現,陌生人反而能提供更多元的視角與機會,幫助我們重新思考自身的職業可能性。
3. 賦予意義,串聯經驗
剛開始轉職時,可能會面對許多未解的問題與焦慮。然而,這些探索與嘗試,最終都將成為我們成長的資產。史蒂夫·賈伯斯曾說:「你無法預先把點滴串聯起來,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它們如何形成完整的軌跡。」因此,我們應該將這些經歷賦予意義,並透過敘事方式整理自己的職涯發展。
專業職涯教練的的價值與優勢
1. 與個案思索斜槓測試的可能性
轉職不一定要一步到位,而是可以透過設計思考(Design Thinking)的「最小可行產品」(MVP)概念,先在主業不變的狀況下,探索新領域,逐步驗證自己的選擇。
2. 保持清明與開放的態度
作為職涯顧問,我應該幫助案主探索多種可能性,而非受限於既有的職場框架。許多現今熱門的職業,數十年前甚至不存在,因此我們應該提供開放的平台,讓案主不斷探索與學習。

3. 正向看待每一個行動方案
每個轉職決策都伴隨風險,但這些經歷絕不會白費。無論成功與否,都是通往理想職涯的重要階梯。我應該鼓勵個案將這些經歷視為成長的契機,幫助他們從探索中梳理出個人職涯的脈絡。
結語 轉職不應是一次性的決定,而是一個不斷測試與學習的過程。透過實驗、建立新的人脈連結,並賦予每次嘗試特別的意義,我們才能更有信心地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。作為職涯教練,我將持續運用這些思維,幫助更多人成功轉職,找到理想職涯!
#職涯轉職 #斜槓人生 #測試與學習 #設計思考 #職涯成長 #轉職策略